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月船3号的推进模块已经从绕月轨道转移到绕地轨道,并称这次操作是一次独特的实验。
月船3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演示在月球南极地区附近的软着陆,并使用“维克拉姆”着陆器和“Pragyan”月球车上的仪器进行实验。
该航天器于2023年7月14日在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SDSC-SHAR)的LVM3-M4运载火箭上发射。8月23日,维克拉姆着陆器在月球上进行了历史性的着陆,随后,Pragyan月球车被部署。
着陆器和月球车上的科学仪器按照规定的任务寿命连续运行了一个月球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月船三号的任务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对于推进模块,主要目标是将着陆器模块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运送到最终的月球极圆轨道,并将着陆器分离。
航天局表示,分离后,PM中可居住行星地球(SHAPE)有效载荷的光谱偏振测量也开始运行。
最初的计划是在PM的任务寿命期间运行这个有效载荷大约三个月。它补充说,在月球轨道运行一个多月后,LVM3精确的轨道注入和最佳的地球或月球燃烧演习导致PM的可用燃料超过100公斤。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决定使用PM中的可用燃料,为未来的月球任务获取更多信息,并演示样本返回任务的任务操作策略。
为了继续将SHAPE有效载荷用于地球观测,决定将PM重新绕轨道运行到合适的地球轨道。
该声明称,该任务计划的制定考虑了避免碰撞,例如防止PM撞到月球表面或进入地球地球同步赤道轨道(GEO)带,轨道高度为36,000公里及以下。
考虑到预估的燃料可用性和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的安全性,设计了2023年10月的最佳地球返回轨道。
第一次机动是在2023年10月9日进行的,将轨道高度从150公里提高到5112公里,从而将轨道周期从2.1小时增加到7.2小时。
后来,考虑到可用推进剂的估计,第二次机动计划被修改为目标是18万x 38万公里的地球轨道。
跨地球注入(TEI)机动于2023年10月13日进行。在tei演习后实现的轨道上,总理在11月10日离开月球势力范围(SOI)之前进行了四次月球飞越。
目前,PM正在绕地球运行,并于11月22日以15.4万公里的高度越过了第一个近地点。
轨道周期接近13天,倾角为27度。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在其轨道上变化,预测的最低近地点高度为11.5万公里。
“因此,根据目前的轨道预测,任何正在运行的地球轨道卫星都没有近距离接近的威胁,”它说。
根据计划,只要地球在其视野范围内,SHAPE有效载荷就会运行。此外,在2023年10月28日日食期间,对SHAPE有效载荷进行了一次特殊操作。声明补充说,SHAPE有效载荷的操作将继续进行。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urrao卫星中心/ISRO的飞行动力学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种分析工具,该工具是从这次行动的第一原理出发的,正在通过月船3号下午的返回演习进行验证。”
根据ISRO的说法,在PM上进行的与未来任务相关的返回演习的主要成果如下: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轨道和演习的规划和执行;开发一个软件模块来规划这种机动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飞越:在重力的帮助下飞越行星或天体的计划和执行;避免PM在PM寿命结束时失控地撞击月球表面,从而满足无碎片产生的要求。
(附PTI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