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性和性别多样性(SGD)个体面临的不成比例的健康挑战。通过使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分析超过4.71亿条推文,该研究表明,与非SGD个体相比,SGD个体更有可能讨论与社会关系、戴口罩相关的问题,并且经历了更高的COVID-19症状和心理健康问题。这项研究发表在《健康数据科学》杂志上。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暴露并加剧了健康差距,特别是对性和性别多样化(SGD)社区等弱势群体而言。与传统的卫生数据来源不同,社交媒体提供了对公众关切和经验的更动态和实时的反映。浙江大学博士生张志云(Zhiyun Zhang)和该校助理教授杨洁(Jie Yang)领导了一项研究,分析了大规模Twitter数据,以了解大流行期间SGD个体面临的独特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使用NLP方法,如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模型进行主题建模和高级情感分析,以评估SGD Twitter用户与非SGD用户的讨论和关注点。这种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三个主要问题:SGD用户讨论的主要话题,他们对COVID-19预防措施的担忧,以及他们的症状和心理健康挑战的严重程度。
研究结果揭示了两组人之间的显著差异。SGD用户更频繁地参与关于“朋友和家人”(20.5%对13.1%)和“戴口罩”(10.1%对8.3%)的讨论。他们对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强生等疫苗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好感度。研究发现,与非SGD使用者相比,SGD使用者报告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症状的频率要高得多,这突显了他们在大流行期间的脆弱性。
“我们的大规模社交媒体分析凸显了SGD用户的担忧和健康挑战。主题分析显示,SGD用户比非SGD用户更频繁地参与关于“朋友和家人”和“戴口罩”的讨论。SGD用户在推特上对疫苗也表达了更高水平的积极情绪,”首席研究员张志云说。“这些见解强调了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干预对SGD社区的重要性。”
该研究表明,利用社交媒体数据监测和了解公共卫生问题的潜力,特别是对于像SGD个人这样的边缘化社区。这些结果表明,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战略,以应对SGD社区在大流行期间面临的独特挑战。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自动化管道,以持续监测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数据驱动的见解,以支持更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