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是漂浮在世界各地河流和海洋中的微小塑料颗粒。专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塑料*最终会沉积在海底。
微塑料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饮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JAMSTEC)最近对微塑料的研究有了有趣的发现。微塑料不是简单地沉入海底,而是通过几个意想不到的渠道到达海底。运输方式的不同导致微塑料沉积量及其尺寸和材料的显著差异。
微塑料的尺寸通常小于5毫米(0.2英寸)。一些由石油制成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食品容器和塑料瓶,作为*流入河流和海洋。在这里,它们在紫外线辐射和海浪的作用下分解。有些在进入河流和海洋之前会在陆地上变成微塑料。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碎片继续流入海洋。在全球河流和海洋中的这些塑料中,已经发现了微塑料。
在制造过程中,各种化学添加剂被添加到塑料制品中,以改善其功能。这些添加剂甚至在较大的塑料分解成微塑料后仍然存在。它们的微小尺寸意味着海洋生物很容易吸收微塑料。研究人员在大约500种鱼类体内发现了微塑料。
然而,微塑料对这些生物的有害影响并不是唯一的担忧。人们还担心食用含有微塑料的鱼类对人们的潜在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减少塑料*。不幸的是,90%的微塑料进入海洋后去了哪里尚不清楚。此外,它们如何运输和如何积聚也同样不清楚。因此,来自JAMSTEC的一个研究小组着手澄清这些微塑料的渠道和去向。
该小组首先对关东地区周围的深海海底进行了调查。位于神奈川县人口稠密地区附近的相模湾是第一个被调查的地区。在这次调查中,研究小组使用了拥有世界一流潜水能力的载人潜水研究船“新海6500”。利用新海6500,他们收集并分析了大约1000米(3281英尺)深的海底沉积物。
接下来,研究小组获得并分析了相模海槽东部边缘的沉积物样本。第二个地点位于相模湾东南约250公里(155.3英里)处,水深9000米(5.6英里)。最后,研究人员从大约6000米(3.7英里)深的深海平原提取沉积物样本进行分析。该平原在相模湾东南方向延伸约500公里(310.7英里)。
在一克相模湾的干燥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数量平均为29.6。相模海槽东端平均为11.2,深海平原平均为601.5。这些数字远远高于地中海每克3.82的平均值,这是以前研究中最高的。
深海平原沉积物的微塑料密度特别高,某些地区的微塑料密度是地中海的260倍。调查显示,日本周围海域的海底含有高浓度的微塑料。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微塑料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的差异。在相模湾和相模槽,颗粒大而细长。然而,在深海平原,它们很小,几乎是球形的。相模湾和相模槽的微塑料含有十多种不同的材料。深海平原沉积物中存在的物质主要是尼龙、聚乙烯和聚丙烯。
经过这次检查,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海水中漂浮的微塑料不仅仅是沉入海底。相反,他们确定了微塑料在海洋中移动的方式因地区而异。
相模湾和相模槽中的微塑料具有相同的大小、形状和材料。根据这些证据,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些地区的微塑料来自同一来源。他们推测,微塑料中材料的多样性反映了从人口稠密的海岸进入海洋的塑料的范围。
此外,微塑料的轻微变质表明,它们进入海洋的时间并不长。相模海槽是一条从相模湾向东南延伸的浅海沟,它频繁的海底滑坡移动了相模湾的微塑料。从那里,他们逐渐沿着海槽下沉到更深的地方。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微塑料积聚在海槽的东端,也就是最深的地方。
黑潮的漩涡似乎运送了深海平原上发现的微塑料。该地区位于沿日本太平洋一侧向北流动的黑潮急剧向东转向的曲线上。在这里,直径100到200公里(62到124英里)的巨大漩涡反复产生和消散。黑潮是北太平洋的顺时针洋流之一。
研究小组解释说,大量的微塑料被北流的洋流卷走,在这些漩涡中停滞不前。因此,这些微塑料更容易下沉。深海平原上的微塑料数量超过了相模湾和海槽,这是由于洋流吸入的巨大体积。这些颗粒很小,几乎是球形的,因为它们已经在太平洋上漂浮了很长时间。
然而,科学家们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材料主要是聚乙烯、尼龙和聚丙烯。JAMSTEC的研究揭示了关东水域的微塑料到达海底的惊人过程。然而,海底滑坡和黑潮只构成了这些水道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仍不为人知。
JAMSTEC副首席研究员土屋正志对这项研究的未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通过调查黑潮上游地区来澄清所有这些渠道。这包括冲绳周边地区、四国海岸和日本海。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些信息来对抗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影响。”
(阅读这篇日文文章。)
作者:伊藤纯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