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就像在几乎整个世界一样——众所周知,投资于科学可以提高经济中就业的质量,同时增加出口的附加值。众所周知,这些积极的结果不会在选举周期之间的四五年里简单地实现。
虽然许多国家回避这一现实,但芬兰历届**都把赌注押在科学的长期成果上。如今,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研发支出占GDP的近3%,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高收入国家的两倍。
根据科学和文化部长Sari Multala——由总理Antti Petteri Orpo的新保守派**任命的——这种稳定的研发投资的根本原因一直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在马德里之行期间,她接受了EL PAíS的采访,她肯定“公司利用科学获得的知识与大学合作进行创新。”
“在芬兰,我们意识到,就经济增长而言,我们落后于大多数与我们竞争的国家,”Multala解释说,他在进入政界之前是一名奥运会水手。“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挑战,仅次于意大利,我们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第二严重的国家,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失去适龄工作人口。”对于Multala来说,这两种情况的逻辑结论是需要“迅速行动”,通过投资科学和教育来“重振经济和提高生产力”。
但穆塔拉的推理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芬兰人是如何设法避开短期思维的?“我们明白,科学和教育不仅是为中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的途径,而且在短期内,它们还可以向企业发出信号,让它们明白**是有承诺的。这给了他们安全感,让他们也可以进行自己的研发投资,”部长回应道。
为了充分理解她的回答,也许我们必须审视芬兰人特有的谦逊。在欧洲,与他们相关的刻板印象之一是,他们以坚忍著称,同时有能力在逆境中成长。这在芬兰语中有自己的单词:susi(“力量”或“毅力”)。
但是运气和他们的成功有关系吗?毕竟,诺基亚公司——多年来一直是芬兰经济的引擎——并没有致力于开发微芯片或制药产品(这是两个传统上令人垂涎的行业),而是致力于移动设备——一个近几十年来增长超出所有预期的行业。
移动行业的增长,对GSM通信标准的冒险和成功的承诺,以及诺基亚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直到iPhone的到来(2007年由史蒂夫·乔布斯提出),贡献了2000年芬兰出口的21%。那一年,全球售出的每10部手机中就有4部来自诺基亚品牌。Multala指出:“当然,凡事都有运气,但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已经有了一个研发生态系统。”诺基亚就是这个系统产生的成功案例之一。”
不幸的是,该公司也是解释芬兰智能手机普及后崩溃的故事之一,智能手机使用的是谷歌和苹果的技术。据芬兰经济研究所(ETLA)估计,1998年至2007年间,芬兰GDP增长的25%归功于诺基亚公司。因此,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芬兰经济在2009年录得8.1%的下滑,其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贬值。
研发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占GDP比重3.54%的巡航速度,而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得益于诺基亚研发的惊人贡献。根据Multala的说法,现任**已经提议“通过(确保)官方研究机构进一步促进公司和大学之间的合作”来重建这一计划。
“(未来)四年的目标是,大学开发的科学和私营部门开发的科学之间没有那么多界限。(我们希望确保)到2030年,这两个部门的研发总额达到GDP的4%,”她补充说。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最新的数据表明,芬兰国内生产总值的2.91%用于研发。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这一比例分别为1.53%和1.41%。
尽管诺基亚的重要性远不如几十年前,但它仍然活跃在电信领域,专注于网络和电话基础设施,同时还开发路由器、智能灯和智能电视等产品。近年来,芬兰还开发了其他规模较小的“诺基亚”,比如负责送餐应用Wolt的公司、跨国电梯公司通力(Kone),以及流行视频游戏《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的开发商Rovio(今年被日本跨国公司世嘉(Sega)收购)。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为医疗服务和清洁能源公司创造数字解决方案,该公司将实现指数级增长。
Multala强调说:“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资目标是让许多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诺基亚曾经享受过的成功。”“当然,拥有许多不同的成功和成长的企业,为国家的增长提供了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基础。”
另一个与研发相关的部门是国防。在今年4月加入北约后,芬兰承诺将其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3%,高于军事联盟成员国2%的要求。这是否意味着芬兰科学领域的又一次发展?Multala承认科学和武器之间存在联系,但她不相信北约的成员资格会在短期内提供经济刺激。她总结道:“投资将更多地用于设备更新和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