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月船三号着陆器一个月前才着陆月球,但它已经为科学做出了一些重大贡献。
宇宙飞船于8月23日抵达该卫星未探测的南极,确保印度成为第一个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壮举的国家。
其名为Pragyan(梵语中的“智慧”)的火星车随后开始了对岩石地形的探索,配备了两种用于进行化学实验的仪器。
现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公布了大胆机器人收集的突破性数据。
普拉格扬的发现为月球土壤的组成提供了新的、详细的见解。
虽然科学家们对岩石中铁、钛、铝和钙的存在并不感到惊讶,但他们震惊地发现,硫的浓度比预期的要高得多。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原因有很多。也许最重要的是,硫磺可以用来帮助在月球上建立人类基地。
正如行星科学家杰弗里·吉利斯-戴维斯(Jeffrey Gillis-Davis)在《科学警报》(Science alert)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宇航员和机器人可以从南极基地出发,收集、处理、储存和使用月球上的硫等自然产生的材料——这一概念被称为原位资源利用。”
“就地资源利用意味着更少的返回地球获取供应,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勘探上。利用硫作为资源,宇航员可以制造使用硫的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混合含硫肥料,制造用于建筑的含硫混凝土。”
Gillis-Davis接着解释说,与建筑中使用的更常见的混凝土相比,含硫混凝土有很多优点,他指出,它“在几小时内就会变硬,而不是几周,而且更耐磨损”。
他补充说:“这种混合物也不需要水,所以宇航员可以节省宝贵的水来饮用,制造可呼吸的氧气和制造火箭燃料。”
月球南极附近的硫的存在也表明,月球两极的高地土壤可能与月球赤道地区的高地土壤具有非常不同的成分。
考虑到硫主要来自火山活动,这将对我们理解月球作为一个地质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具有关键意义。
不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这只是月船3号任务中的一小步,但它可能意味着我们如何看待我们亲爱的天体伙伴的一个巨大飞跃。